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由200万千瓦光伏电站和10万亩沙漠治理生态建设工程组成的项目建成并开始运转。
该项目总占地2734.4㎡,建设总规模为569.22KWP,年平均发电量约60.80KWH,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广西交投集团 广西交投集团在光伏领域的代表性项目是平果至南宁高速公路银岭隧道分布式光伏电站。
以上在交通光伏的具体行动对后续新建高速公路光伏和充电场站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助力云南交通行业交能融合规模发展、打造标杆、辐射全国,扩大行业影响力。计划到十四五末,突破500万千瓦装机容量规模总体目标,实现年营业收入44亿元,年利润总额4.4亿元。荣乌高速新线光伏项目是河北交投集团的代表项目,该项目也是荣乌高速新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廊坊市的永清县、霸州市、固安县和保定市的高碑店市、白沟新城、定兴县等地。未来,安徽交控集团不仅要督促设计单位结合沿线景观,做好新能源配套设施动态设计,还要确保结构安全、可靠、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保障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从建设进度的要求来看,甘肃要求最快到2025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其他两个省份均为2026年底。另外,甘肃确定投资主体是以村为单位的,而其他两个省份是以县为单位。西青区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四个一工作服务机制,即一位领导分包、一个专班负责、一套方案推进、一个台账管理,推动项目及时入库、投资应统尽统、按时开工竣工;同时坚持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定期走访、有需必应,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下一步,西青区将继续秉承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有利于项目建设的一流营商环境。项目投运后,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总装机容量18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1985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4万吨,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0.63万吨,对京津冀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由天津美达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1亿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利用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约26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在新宇彩板二厂、三厂安装32000余块550Wp光伏组件,是天津市单体容量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近日,位于西青区的苏美达能源天津新宇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向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发出了第一度绿色电能。
天津市单体容量最大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耗扩大建筑终端用能清洁电力替代,引导炊事、生活热水与采暖等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推广高能效建筑用电设备、产品。
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形成合力,围绕重点工作及行业实际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共同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对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的项目给予连续重点支持。二是借助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大讲堂,提供学习国家行业前沿科技的渠道,提高全省建设领域人员专业水平。(九)全面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宜装尽装光伏系统,鼓励建设光储直柔建筑。
(十二)开展观摩交流宣贯活动。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落实绿色建筑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等要求,规范绿色建筑工程验收,保障绿色建筑性能。(八)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通过修订奖项评选管理办法,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奖项下增设建设科技奖分项或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评奖内容;在省建设工程飞天奖中体现行业科技含量,将行业科技创新作为飞天奖评选的重要评价指标及飞天金奖的必备条件,全面调动行业从业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建设科技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落实《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通知》要求,做好申请绿色金融支持的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项目筛选、推介,并按《甘肃省绿色建筑标识预评价工作指引》开展预评价,积极服务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促进项目落地。外墙保温材料须符合防火性能要求。
3月25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二是搭建甘肃省建设科技成果库,在住建厅网站设置宣传专栏,定期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整理报送本单位在建设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及时进行宣传展示,供社会各方了解查询,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执行落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广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通知》要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促进建造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二)加强行业科技信息开放共享。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甘肃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建筑节能材料、构件和设备施工进场复验,规范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和施工验收。深化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二、持续推动建筑节能低碳发展(一)促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降碳工作,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标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目标和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有关城乡建设领域目标任务,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建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星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等工作措施,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并将工作推进情况于每季度末报送省住建厅。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鼓励大型公共机构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因地制宜推进中深层地岩热、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供暖技术建筑应用。
认真做好住建部组织开展的年度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工作进展数据、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和当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每月进展情况等数据收集、审核与系统报送,提高数据质量,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做好数据支撑。(四)持续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及管理。
(三)用好用活我省建设行业现有奖项资源。(三)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六)持续做好科技活动周各项工作。一、着力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应用(一)积极组织申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
(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开展《甘肃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规章标准宣贯及相关政策宣传。
鼓励和支持以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元化模式,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结合省机关事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全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向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积极对接住建部,梳理我省技术力量较强且已取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共同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争取突破。
推动绿色建材在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筑中应用,提高工程项目中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十)推广绿色建材工程应用。
(六)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发展。开展绿色建筑星级标识认定工作,引导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加强申报指导服务。(四)规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应用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和新型建造方式。
同时对我厅近几年立项的科技项目,特别是已经开展的揭榜挂帅项目《铁尾矿基多源固废胶凝材料研发及其在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做好指导服务,结合多方力量,助推项目形成实际生产力。组织编制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开展民用建筑能效综合测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效测评试点。
(十一)提高调查统计质效。开展建筑节能检查,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确保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到位。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等建筑类型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建设。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学会的作用,结合企业创新成果及科研需求,定期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座谈,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评论留言